刁民酸菜魚 VS 踏輕酸菜魚:小玉的味蕾大評比!

嗨嗨,大家好!小玉我又來了~最近身邊的朋友都在瘋「酸菜魚」,說真的,我也超愛啦!所以我決定探訪市面上最火紅的「刁民酸菜魚」與「踏輕酸菜魚」,給大家一個最真實的試吃比較。

首先,踏輕的酸菜有一種獨特的清新,像是初春的微風,吃進嘴裡整個人都覺得舒暢。而魚肉的嫩滑更是令我驚艷,真的每一口都想再來一次!

而對於刁民呢,他家的酸菜魚味道偏濃郁,有種鄉村自家泡製的感覺,超有古早味!魚肉部分也很扎實,每一口都能嚐到滿滿的肉感。

不過說到口味選擇,刁民的選擇比較多一些,每一次去都可以試試不同的口味,真的是適合喜歡嘗鮮的我~

什麼是酸菜魚?

瑞芳踏青酸菜魚推薦 》一鍋好湯:酸菜魚的溫暖每一個細胞

酸菜魚這道料理不只有滑嫩的魚肉,那獨有的酸辣湯頭更是一絕!

這道魚真的是來自於重慶!起源於渝派川菜,滋味獨特,有點微辣但卻又不會覺得膩。每一口都讓人忍不住再來一口!

一般人要還原這道菜,流程是真的複雜,想要做出這樣的美味,光是食材的選擇就非常複雜!

鮮魚:選擇草魚的中段最佳,因為那裡的肉質多而且刺少,而且過油之後再烹煮會更嫩滑。
酸菜:四川的大罈醃酸菜最具特色,但其實用臺灣的客家酸菜也能煮出濃厚的風味!
湯頭:要選用風味醇厚的高湯,這樣湯頭和食材的味道才會和諧。

這些步驟小玉我看的頭都暈了,所以直接買成品回來簡單料理一下就好啦

接下來就由我來比較目前市面上各自雄踞山頭的「刁民酸菜魚」與「踏輕酸菜魚」,來比較兩家各自的特色,各位看官可以根據你的喜好選擇就對了!

但如果小玉要挑一家的話...嘻嘻,那就要看我的完整評比囉!趕緊繼續看下去吧~

踏輕酸菜魚試吃報告

瑞芳踏青酸菜魚推薦 》一鍋好湯:酸菜魚的溫暖每一個細胞

 

踏輕酸菜魚方便的地方就是可以直接買回家,自己烹飪,尤其小玉家裡有一個老媽在,交給他就對了,原本小玉對於酸辣的東西就比較愛好,也是抱著嘗試的心情來試試!

 

踏輕酸菜魚的湯底特色

首先,那自家製的酸菜湯底真的讓人驚艷!一開始喝,有點點的酸味,然後辣味就跟著上來,還有那麻麻的感覺喔!嘻嘻,不過論油和鹹的部分就不太明顯啦,所以完全不會覺得膩口。我以前吃過的酸湯、酸菜魚比起來,這家真的是更耐吃!💕

尤其它們的酸菜完全不用添加物醃製喔,只有用鹽,超級天然的啦!而且喝起來的酸味超級溫和,還能品嚐到那原始的芥菜鮮甜,超級無敵好喝!💕

我知道很多人都不太能接受太重的酸、辣、鹹、油的口感,但踏輕酸菜魚的調味真的剛剛好,對我來說超級好吃!

踏輕酸菜魚的魚肉鮮度

再來說說魚肉~是有帶皮的那種喔!魚肉超滑、皮有點Q,每一口都能品嚐到魚的鮮甜。而且魚肉真的好多好多,份量超足,兩人分享剛剛好,價格還很可愛喔!

再來是他們用邱家兄弟生態養殖的鱸魚熬煮的湯,口感真的有深度、有層次,讓我真的是一口接一口,停不下來!

那魚肉部分,他們用的是脆口的烏鱧魚片,而且喔,他們不用裹粉、也不用粉漿去增加重量,超級實在的!

那白肉的部分真的像我喜歡的酸菜白肉鍋,嫩嫩的,再配上那又酸又辣的湯汁,完美啊!尤其可以聞到一絲的桂花香,我都快醉了~~~

踏輕酸菜魚的門市位置

★遠東百貨-信義A13店★
📍地址:臺北市信義區松仁路58號 B3


📍營業時間:平日11:00-21:30/假日:11:00-22:00

購物網站:
https://donzdonz.com/COMPLEX/HAIBAO

刁民酸菜魚試吃報告

前幾天我跟姐妹淘去了超夯的「刁民酸菜魚崇德店」,妳知道嗎,人超多的啦!我們選擇了下午三點多去,但竟然還是等了一個多小時,差點讓我和姐妹們累壞了,接近五點才進去喔!

瑞芳踏青酸菜魚推薦 》一鍋好湯:酸菜魚的溫暖每一個細胞

店家是兩層樓的獨楝建築,裝潢風格超級有特色!牆上寫的「不當愚民當刁民」和「刁民我驕傲」真的好有個性,感覺很潮很年輕!

當我們坐下來,座位真的很寬敞舒適,我們就坐在二樓。

我們這次點的是秘罈酸菜魚(中盛),真的,當魚端上桌,那個盤子超級美,白底藍字,我馬上拍了好多照!

瑞芳踏青酸菜魚推薦 》一鍋好湯:酸菜魚的溫暖每一個細胞

不過我個人不太喜歡油條,所以幾乎都挑掉了!

刁民酸菜魚的湯底特色

那個香濃的龍骨高湯底,搭配上滑溜溜的豬五花,還有我最愛的寬冬粉和木耳、金針菇呢!而且魚片川燙得恰到好處,軟嫩得讓人忍不住想多吃幾片。最後,那一淋的刁民特有的花椒油,瞬間讓整個鍋物的味道飛起來!真的是太迷人了啦!✨🍲

刁民酸菜魚的魚肉鮮度

魚片吃起來真的Q彈又滑嫩,還有魚皮的膠質,酸度也剛剛好。不過我們還加了一些其他配料,像豬肉片、金針菇等,這樣才有吃鍋的感覺。

踏輕酸菜魚與刁民酸菜魚的終極結論評比

 
 

踏輕酸菜魚

刁民酸菜魚

湯底口感

邱家兄弟生態養殖(鱸魚骨)

的鱸魚全魚骨長時間熬煮

湯色濃白微稠

天然骨膠入湯,濃郁滑順

龍骨湯頭(豬骨)

酸菜來源

新鮮芥菜產地直送

保證純鹽醃酸菜

色澤偏暗綠色,不加黃色素

以老罈鹽醃酸菜為主

魚肉部位

正統脆口烏鱧魚片450g

約3~4人份,烏鱧魚片

不裹粉,不用粉漿

去騙重量,堅持不偷斤減兩

烏鱧魚片

配方工法

由乙級廚師30年經驗搭配 天然乾燥桂花、雞心椒、 藤椒、青紅花椒 、調配最佳口感佐料 

四川風味為基底進行改良

加入龍骨高湯及豬五花、寬粉、木耳金針菇、魚片及花椒油

踏輕與刁民的酸菜魚,每家都有其獨特之處和風味。踏輕的湯底口感細緻且醇厚,配合其特有的酸菜來源,使得每一口都有著深厚的味蕾體驗。

而刁民的魚肉部位和配方工法也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得湯底、魚肉和酸菜完美結合。

不過,在多方面的比較後,個人覺得踏輕酸菜魚略勝一籌,不僅在口感上更為協調,連整體的食材搭配也更具巧思。當然,選擇哪一家還是取決於個人的口味喜好,但踏輕酸菜魚確實值得一試。

 

臺北踏青酸菜魚推薦身處於這繁忙的時代,我們常常渴望找到那份源自記憶深處的味覺慰藉。踏輕酸菜魚,正是這種慰藉的完美詮釋。它將酸菜的開胃與新鮮魚肉的嫩滑結合,為我們呈現一道既具有傳統風味又帶有現代創意的料理。

當你品嚐踏輕酸菜魚的每一口,都能感受到那濃厚的魚湯和酸菜帶來的獨特酸香,仿佛置身於一場味蕾的盛宴。這不僅僅是一道菜,而是一段故事,一份記憶,一次與家人朋友的共聚時光。中壢踏青酸菜魚推薦

踏輕以其獨特的烹飪手法和精選食材,確保了每一位消費者都能享受到這道料理的最佳品質。而它為忙碌的都市人提供的便捷與效率,更讓這美味成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無需花費過多時間便能品呚家的味道。2024酸菜魚推薦

結語,踏輕酸菜魚不只是味蕾上的盛宴,更是心靈的慰藉。在這充滿變動的都市節奏中,它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停下來的理由,讓我們與摯愛的人共同分享這份獨特的美味,並回味那些美好的回憶。讓踏輕酸菜魚成為你生活中的一道亮麗風景,帶給你無盡的幸福與滿足。花蓮踏青酸菜魚推薦

中國的長城聞名于世。有秦長城、漢長城、明長城;還有南方苗疆長城、草原金長城、黑龍江唐長城等。位于甘肅嘉峪關城北8公里處的黑山北坡處的懸壁長城,堪稱長城中的一絕。 顧名思義,懸壁長城不同與普通的長城,其特點是懸臥在大漠之中,雄峻陡峭,凝重滄桑,其中“懸壁”二字讓人浮想聯翩。據考證,懸壁長城始建于1539年,為南北走向。長城主體取材山體附近的礫石、黃土夯筑,有漫道、垛墻、墩臺等,其形狀、氣勢很像八達嶺長城。懸壁長城是嘉峪關關城的北向延伸部分,是嘉峪關古代軍事防御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全國絕無僅有。“龍奔欲駐首昂起,云霞萬丈摩青空。危樓高壓老龍頂,雕梁畫棟疑神工。”遠遠望去,懸壁長城宛如一條巨蛇在陡峭的山脊上蜿蜒爬行,尤其在夕陽下觀望,更是異常壯觀,因此又被譽為“西部的八達嶺”。 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為了加強嘉峪關的防御,肅州兵備道李涵在暗壁以外,峽南側的山頭上開始,監筑了一條長15公里的片石夾土墻工程,使關城防御更加嚴密,古稱“斷壁長城”。因城墻自山上陡跌而下,在山脊上似長城倒掛,鐵壁懸空,封鎖了石關峽口,俗稱“懸壁長城”。懸壁長城原墻現只余一截,底闊4米,上寬2米,高0.5-6米不等。片石層厚10-15厘米,土層厚10-12厘米。現存750米長城經1987年重修,其中有231米城墻懸掛于高150米,傾斜度為45度的山脊上,高達6米,片石、土層厚度如舊。在墻頭曾筑垛墻和宇墻,首尾各添筑一墩臺,在首墩和山坡上筑臺階式漫道。游人拾級而上,平坦處如履平地,險峻處如攀絕壁。“萬里長城萬里關,迭障黑山暗壁懸”就是對此長城的贊美 叫人感到驚奇的是,用黃土壘起來的長城歷經千百年竟然屹立不倒,你就不得不佩服古人夯筑手藝的高超。據傳,當時筑長城用的黃土,在經過篩選后,放在青石板上,在烈日下焙干或用火烤干,使土中的草籽不再發芽,才能夯筑長城。工程結束后,要經過嚴格的驗收。在距墻一定的距離,用箭射墻,箭頭碰墻落地就說明堅固合格,如箭頭射入夯土墻,就是不合適,要返工重筑。正是由于當時修長城時,講究 “版筑甚堅,鋤不能入”,才能保存至今,成為大漠戈壁間的一大奇觀。有時贊曰:“峽口邊關暗壁懸,黑山疊嶂拒狼煙;城墻外里無磚塊,夯土能堆五百年。” 駐足在黑山腳下,仰望半山腰的城墻與呈黑褐色的山體連成一體。我的腦海里不由地涌現出“統漢峰西降戶營,黃河戰骨擁長城”、“征人飲馬愁不回,長城變作望鄉堆”、“大漠山沈雪,長城草發花”吟誦長城的蒼涼詩句。君不見,在黑褐色山體的掩映下,那條黃褐色的長龍彎曲盤旋著。歲月悠悠,風雨侵蝕,那創傷后的身影沒有感人的偉岸,沒有八達嶺的雄偉,但它以自己的堅毅延伸至茫茫戈壁深處,拱衛著一方安寧。而夕陽下城垛匍匐的面容,很讓人想到了當年離鄉背井的士兵鎮守邊塞的悲壯。此時此刻,皚皚白雪從祁連山麓蔓延過來,霜寒籠罩已讓它披上了天寒地凍的妝容,渲染著“有日云長慘,無風沙自驚”的塞外意境…… “江山留勝跡,我輩復登臨。”沿著臺階拾級而上,仿佛步入了遠古鐵馬秋風的歲月。漫道、垛墻、墩臺、烽火燧以及蒼茫大漠……那些歷史的遺存所散發出來的氣勢讓人在感到震撼的同時,也浮想聯翩。或許,這里是曾經的古戰場,驃悍的戰馬、勇猛的將士、險峻的關隘、鋒利的刀劍交相輝映;或許,那些戍邊將士早已逝去的英魂日夜駐守在這里,伴著長城邊上一望無際的荒涼戈壁,以一種無畏抗爭的姿勢,向每一個前來的探訪者講述曾經的歷史;或許,這里曾經是繁華商阜之地,以及裝滿貨物等待出關的商人,奔走于四方的旅客,誕生了許多愛情以及傳奇,如今卻也充滿了肅穆與凝重;或許,由于長年累月的風化和雨蝕,在人們的日漸遺忘中,垛墻早已沒有了昔日的雄偉高大,但從它不屈不撓的殘跡中,你依然能嗅出長城桀驁不馴的氣勢,依然能感受到它傲岸的脊梁上凹現的偉力與忠誠。 看似并不陡峭的臺階路,真的走起來還是費了不少氣力。那三尊高高的烽火臺,就像奮起的武士傲視長空,就像沉思的巨人默對蒼穹,就像當年的老友招手致意。坐到烽火臺的墩上稍作休息,讓心潮與藍天白云一道遐想,耳邊又響起了王昌齡“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的詩句。如今,這段沿著山脊延綿向前的古城墻,再也聽不到那萬箭齊發的喑咽吶喊,再也看不到那戰馬飛奔揚起的塵土,這里只有前來追尋古戰場的游人。而遠處綠洲深處一縷炊煙裊裊升起,伴隨著討賴河的濤聲飄向遠方,一剎那間,那種“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畫面開闊、意境雄渾、氣勢磅礡、充滿著詩情畫意的意境叫你陶醉其中,感嘆不已。或許,也只有在這里,你才能更為深刻地感受到這兩句詩千古壯觀的人文內涵,感受到詩人王維身負朝廷使命前往赴西河節度使府慰問將士時的那種情懷,感受到邊塞風光所賦予的那種大氣、雄壯甚至略帶一些凄楚蒼涼的絕美景色…… 回眸環顧,南面白雪皚皚的祁連山一片蒼茫,北面高聳入云的黑山橫亙而立。垛墻、烽火臺、長城第一墩、討賴河大峽谷以及沙海、綠洲……構成了一片來自遠古的呼喚,在空曠寂寥的戈壁沙漠,敘說著蒼涼肅穆的邊關歷史。此時,再一次撫摸懸臂長城的磚石,撫摸智慧和血汗夯筑的奇跡,讓一種暖暖的體溫,攜帶著金戈鐵馬的戰火,冷酷的刀光劍影,融入古老滄桑、寧靜祥和、生生不息的歷史深處,令人思緒萬千,感慨良多。 從懸臂長城下來,那些迎著漫天砂礫、飽經風霜的“絲綢古道” 雕塑群便引入眼簾。張騫、霍去病、班超、玄奘、馬可波羅、林則徐、左宗棠,一個個歷史上的偉人從我眼前走過。從他們凝重的步履中,從他們堅毅的神情中,從隨從、馬匹、駱駝和馬車前行的陣勢中,可以看出此處悠久的歷史和厚重的人文內涵。可喜的是,山腳下那一渠雪山融泉水,清冽而甘甜,天然無污染。喝上一口,一種清爽在這一刻叫你感受到祁連山博大的母愛情結,萌生出許多悲喜滄桑的感懷…… >>>更多美文:經典日志

我喜歡吃咸菜燒筍。 這咸菜,須是老家鄉下的咸菜,這筍,須是老家南部山區的毛竹筍。 過去,每到春暖花開之時,母親就常做這樣的一道菜。這是尋常人家能吃得起的一道菜。 咸菜,舊年快入冬時就已經腌好,家里有好幾甕,可以吃到第二年的秋天。因為它咸極了,所以,鄉下人一般就著白粥和泡飯吃,身價極低。 毛竹筍大量上市時,也是老家的便宜貨。春日里,在菜場的一角堆成一座座小山的,往往就是它。 就是這兩樣不起眼不值錢的菜,搭配在一起,卻成了我年少時代鄉下人春天的美味。 鮮筍吸收了咸菜的重味,咸菜受鮮筍鮮味的滋潤,它們密不可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好似一對貧賤夫妻,相互攙扶,相互依偎,相濡以沫,終究成就一段美好佳話。 這樸實而惹人愛的咸菜燒筍特別下飯。母親知道我愛吃,每到春日,就燒好這樣的一道菜,裝在大號的白色搪瓷杯里,壓得緊緊的、實實的,蓋好蓋子,再把搪瓷杯裝進網兜,扎緊,步行四五里地送到學校。 上高中后,母親很少給我送菜了。同宿舍的一個女生,家在老家的南部山區,她的母親常常燒好這樣的一道菜,搭乘公共汽車把菜送到學校。她把咸菜燒筍也裝在白色的大號搪瓷杯里,壓得緊緊的,實實的,杯子蓋幾乎要蓋不住了。 離開家鄉,好像就沒再吃過咸菜燒筍。但只要春天的太陽一升起來,春風一吹起來,我就會思量起那道咸菜燒筍。還有那只白色的大號搪瓷杯。 >>>更多美文:情感驛站

七奶在村里人緣好,口碑也極好,深受大家敬重。鄉親們都知道她有做饃的祖傳秘方。 同樣的面粉,她做出的饃又軟又香甜。村里東家娶媳西家嫁女,明日上梁后天祝壽,總少不了請七奶幫忙做饃。 這不,四姨的孫子明天滿月,決定好好操辦幾桌。這個孫子得來可不容易,媳婦進門幾沒懷上,做兩次試管嬰兒才得到,全家人把他當著天上星。天摸黑的時侯,四姨樂顛顛地來請七奶,不巧七奶正生病躺在床上。四姨心往下一沉,若是沒七奶做的饃,豈不是敗了興致?于是懇求道:“七奶,俺寶貝孫子明天滿月,能不能勞煩你去做饃?村里人都愛吃你做的饃。” 七奶有氣無力的說:”真是老了不中用,我這幾天拉肚子拉得厲害,恐怕真的起不了床。” 四姨急得直撓頭皮:“這可如何是好,沒有你做的饃,這酒席有么吃頭?” 這時,七奶的兒媳婦翠蓮正好端一杯茶進來,四姨靈機一動:都說祖傳秘方傳兒不傳女,傳媳不傳婿,七奶的秘方肯定傳給了翠蓮:“要不,明天叫翠蓮去?” 七奶滿口答應,翠蓮卻急得連連擺手。七奶說:“你放心大膽去,包你做的饃和我做的一樣好吃。”翠蓮心里直叫苦,婆婆有秘方又不傳給我,這不是把我往火坑里推嗎? 終于熬到天快亮,翠蓮心里急得像打鼓,已答應了別人的事,又不好推辭,只好硬著頭皮準備出門。這時,七奶喊住了她,悄悄塞一包白糖給翠蓮帶上,對翠蓮說:“咱家哪有什么祖傳秘方,只不過每次為鄉親做饃時悄悄倒貼一包糖進去。” 翠蓮似乎懂了,所謂的祖傳秘方,不過是婆婆做人的秘訣。 >>>更多美文:生活故事

FISF1515CEFE15EWFEF


花蓮酸菜魚推薦
汐止踏輕酸菜魚推薦 》品嚐經典酸菜魚:探索其不朽的風味

arrow
arrow

    s68dpk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